注册
  • 广东都市网欢迎您!

推荐:选护肤品时,是买一整套还是混搭果然女人胖了如“整容”,白百何要想1片面膜敷出3倍效果,这3

主页 > 广东都市网 > 财经 > 正文
>

今年,外资超市怎么活

[提要]2019年,卖身、亏损、增速下滑……从家乐福、麦德龙到沃尔玛,外资零售巨头在中国的光环不再。一方面,本土品牌强势崛起;另一方面,ALDI(奥乐齐)、Costco(旧译好市多,新译开市客)等新一轮外资企...

今年,外资超市怎么活


2019年,卖身、亏损、增速下滑……从家乐福、麦德龙到沃尔玛,外资零售巨头在中国的光环不再。


一方面,本土品牌强势崛起;另一方面,ALDI(奥乐齐)、Costco(旧译好市多,新译开市客)等新一轮外资企业再度争相入局,将给国内零售市场带来哪些改变?


今年,外资超市怎么活

注:中国商业联合会、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 2019年9月7日发布


今年,外资超市怎么活

外资零售巨头“风光不再”


二十年前,以家乐福、沃尔玛、麦德龙为代表的外资零售巨头密集进入武汉,成为当地商业史上不可或缺的部分。


如今,将视野放大到全国,这些巨头早已“高光不再”——或是压缩门店数量,或是在调整中寻求新的出路。


从近到远,且看2019年发生的三个重要事件。


一是物美集团收购麦德龙中国80%股份。


1996年,德国知名零售商麦德龙在上海开设了首家中国门店。2019年10月11日,物美斥资百亿元,收购麦德龙中国80%的股份。


今年,外资超市怎么活

麦德龙中国近年经营状况


二是苏宁易购(002024)收购家乐福中国80%股份。


1995年,家乐福正式进入中国。1998年,家乐福成为首家进入武汉的外资零售巨头。2019年6月,苏宁易购以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%股份。


今年,外资超市怎么活


三是去年沃尔玛中国销售额、门店增速双双放缓,在中国零售百强中排名也逐年下滑。


沃尔玛是全球最大零售企业,2018财年营收达到5144亿美元。最近几年,沃尔玛中国销售额、门店增速双双放缓。2017年中国零售百强排名中,沃尔玛中国为第8位,2018年则跌至第10位。


今年,外资超市怎么活


若将眼光放得更长,此类案例还有不少。


2014年,英国品牌Tesco将中国业务出售给华润万家;2017年9月,韩国乐天玛特宣告退出中国;2017年11月,阿里巴巴以28.8亿美元购买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36.16%的股份;2018年12月,欧尚中国事务被大润发接收……


虽然规模上仍称得上“巨头”,但这些外资企业的光环已然黯淡下来。


今年,外资超市怎么活

回顾“黄金时代”


外资零售巨头,曾在国内经历过高光时刻。


1992年7月,国务院作出《关于商业零售领域利用外资问题的批复》,提出在北京、上海、天津等地试办中外合资或合作经营的零售企业。


此后,以家乐福、沃尔玛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开始涌入中国,开启了28年的市场争夺战。


今年,外资超市怎么活


这些商超,一度成为国内快消品的展示窗口——你说你是驰名商标,家乐福、沃尔玛有你的位置吗?如果没有,那你就是吹牛。


新颖的商品陈列、先进的促销手段、一站式购物,这些在今天看来十分普遍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机制,让中国零售业大开眼界,吸引着大量消费者。


最吸引人的,则是低价。


这些企业一次性采购批量大,具备全球性议价能力,能基于成本优势采取灵活多样的定价策略。


后端的供应链管理,则进一步压缩了成本。


以沃尔玛为例,该公司是“集权式”的供应链管理系统,一个物流配送中心辐射门店的半径约为300-500公里,辐射面积约28.26万-78.5万平方公里。


湖北省面积约18.59万平方公里,沃尔玛一个物流配送中心最多可以覆盖4.22个湖北。如此一来,可以通过自主配送大幅压缩成本。


申万宏源相关研报显示,截至2019年7月,沃尔玛中国拥有9家干货配送中心及11家鲜食配送中心,覆盖全国范围内近160个城市的超过400家门店。


2003年,沃尔玛、家乐福在华数量分别为33家、41家,到2010年,沃尔玛扩张到219家,家乐福增长到182家。


“大型外资商超进入中国,带来了先进的理念、业态、技术、管理,对中国零售业起到了‘鲶鱼效应’,促进了竞争的活跃。”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对支点财经记者说。


20多年后的今天,这些企业在中国又开启了新的探索。


今年,外资超市怎么活


今年,外资超市怎么活

从“狼来了”到“狼变成羊”


外资零售巨头风光不再,主要有以下原因。


一是大环境导致。


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裴亮表示,上世纪90年代外资零售巨头入华,主要看重的是快速增长的消费市场、低廉的劳动力和低水平的市场竞争。


“今天,这些有利因素有的在消失,有的在弱化。这些企业面对成本上涨、业绩下滑的态势,调整自然成为普遍选择。”裴亮说。


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显示,国内实体零售业的房租、人工、水电等主要成本持续上升,占销售额比重从2009年的4.5%升至2018年的8.9%,增长近一倍。


从未来趋势看,房租上涨幅度可能有所趋缓,但人工成本还在上行区间。


二是阿里、京东、拼多多等电商的冲击。


据管理咨询公司贝恩统计,国内电商渠道渗透率从2014年的41%增至2018年的80%。与此同时,6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卖场市场份额连年下滑,从2014年的23.6%下降到2018年的20.2%。


三是本土超市巨头的崛起。


“20年多来,本土商超借鉴了跨国零售企业经验迅速发展起来。形象地说,本土商超与外资商超的竞争关系,经历了‘狼来了’‘与狼共舞’‘狼变成羊’的变化。”洪涛说。


以华润万家为例,该品牌背靠央企华润集团,门店数量超过3000家,成为中国最大的超市集团。此外,永辉、物美、联华等商超也快速崛起。


今年,外资超市怎么活


大环境及电商冲击的不仅是外资企业。不过,本土企业之所以能在竞争中壮大,其优势在于更灵活的运营模式,能够边学习、边创新。


譬如,以盒马鲜生为代表的前置仓模式,被如今的“新零售先行者”普遍应用。该模式就是“门店即电商、仓库即门店”,主打的“到家”业务通常在30-60分钟即可送达,使得到店、到家体验趋于一致。


反观外资企业,决策链条较长,对国内市场变化反应速度相对缓慢,大都没有及时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渠道及资源配置。


怎么办?与互联网企业合作乃至合资,成为不少巨头的首选道路。


譬如,家乐福、大润发都选择“卖给”了电商巨头而非本土商超,沃尔玛则与京东、腾讯战略合作,推进数字化改革。


今年,外资超市怎么活


今年,外资超市怎么活

Costco、ALDI入华:新角逐的开始


不过,经过20多年的发展,本土商超真的已经“乱拳打死老师傅”了吗?


答案是否定的。


譬如,沃尔玛2019年发布了一系列信息,包括未来5-7年计划在中国新开设500家门店和云仓,包括沃尔玛购物广场、山姆会员商店、沃尔玛社区店等多个业态。


而且, 中国市场的魅力,依然吸引着更多巨头新一轮入局。


2019年8月,Costco在中国的第一家门店在上海市闵行区开业。该公司是美国最大的连锁会员制仓储量贩店,在全球有700多家门店和近9000万会员。


尽管后来出现过一波集中的“会员排队退卡”,但Costco客流已趋于平稳。Costco方面也表示,未来公司将在华开设更多门店。


除Costco外,德国第二大零售商ALDI于2019年6月在上海开设首批两家线下门店,并于10月在上海的普陀、宝山和徐汇三家试点门店营业。


ALDI的商业模式体现了“直接”二字:直接组织生产、直接服务于消费者。它长年、大量从各国原产地直接精选货品,保证了价格优势;占比达80%-85%的自有品牌,则验证了产业链整合的成熟程度。


Costco、ALDI,似乎又强化了消费者对外资零售巨头的认可度。而这“一出一进”之间,中国消费者的转变也显露无遗。


“从国内消费端看,以价格为主导的商品同质化的零售已走上末路,以追求品质和便利等核心价值的零售商,焕发出活力和光彩。”裴亮说。


最有说服力的佐证,就是家乐福转让股权的时刻,正是ALDI、Costco在中国开店的时刻。


不过,和此前的家乐福、麦德龙一样,面对欧美和中国的诸多差异,ALDI和Costco还面临着很多本土化的问题。能否适应中国市场,还有待时间检验。


总而言之,外资零售巨头在中国的兴衰史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巨变,也揭示了一个趋势:只有敬畏市场,敬畏变化,才能活下来。


END


记者丨蒋李 实习生丨陈雯蓓

编辑丨何辉 吴玲

出品丨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支点杂志



(正文已结束)

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

推荐阅读:福建都市
返回首页
Copyright 2002-2019 广东都市网 版权所有 本网拒绝一切非法行为 欢迎监督举报 如有错误信息 欢迎纠正